藏书本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>山河不夜天[穿越]——莫晨欢(136)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梅胜泽愧疚道:我也交代了一些,包括林栩与乔九等人的关系。

唐慎默了默,问道:哪里受了伤?让我瞧瞧。

王梅二人皆是苦笑摇头。

王霄:刑部的狱卒有千百种法子,让你生不如死,如坠阿鼻地狱,却瞧不见一丝伤口。伤是见不着的,那一幕幕我也不愿再回想。只是对不住景则,对不住王相公。

事已至此,王霄和梅胜泽早已猜到,余潮生抓他们,是为了对付王溱。

梅胜泽:王大人可有受到牵连?

唐慎:不曾。

啊?王梅二人互视一眼,这怎的可能,那我们是如何出来的?

唐慎:此事我也不知。时间紧迫,你们先赶紧回幽州吧。

将王霄和梅胜泽送去幽州后,唐慎急急地来到勤政殿,想找王溱问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。同时他也要将王霄、梅胜泽交代出去多少情报的事告之对方,以防再生事端。

勤政殿中,唐慎刚走了没两步,便在花园回廊中与一人迎面撞上。

唐慎看着对方,目露惊讶。

余潮生看着唐慎,也颇为错愕。

两人望着对方,唐慎行礼道:下官见过刑部尚书大人。

余潮生:唐大人不必多礼。

唐慎心中困惑,他始终不明白,余潮生怎么就突然放手,不仅将王霄四人放出大牢,还一点没为难王溱。若说王霄四人守口如瓶、一字不说也就罢了,可他们该说的都说了,怎么余潮生还不发难?

这时,余潮生先开口了:唐大人步履匆匆,可是有事?

唐慎思索片刻,道:下官有事,求见尚书左仆射。

便是要见王溱了。

唐慎:大人是要出宫?

余潮生:并非,我去见左相大人。

二人并无什么话可说,唐慎便想告辞离开。然而余潮生忽然说道:有件事,说来也巧,六年过去了,唐大人倒是一直不知道。

唐慎心中警惕,抬起头:哦?何事,请大人指教。

本官回京后,便一直在勤政殿当差,当时唐大人还是中书舍人,也在勤政殿。巧的是,每每本官来勤政殿,总是会在各个地方偶遇唐大人,只可惜每次唐大人都未曾瞧见我,只是我瞧见了唐大人。

还有此事?唐慎惊讶道,他没想到余潮生要说的是这个。

确有此事。余潮生露出回忆的神色,算来,少说也有十余次了罢。

六年十几次,听上去不多。可是这六年里,唐慎有两年不在勤政殿当官,又曾被派去刺州、幽州。同样,余潮生也公务繁忙,未必会日日在勤政殿。所以偶遇十几次,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。须知道,同样是在勤政殿为官,唐慎这些年偶遇苏温允次数,别说一只手数的过来,似乎就两次。

余潮生:只是最近两次,每每都正巧与唐大人撞上,再也不会阴差阳错。唐大人可相信命运?

唐慎狐疑起来,他有些不明白,余潮生今天对他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。

余潮生:本官是信命的。他笑了笑,左相急寻本官一去,不再多说,就此别过。

唐慎怀揣着满肚子的疑惑,作揖道:大人慢走。

余潮生迈步向左相堂屋的方向而去,唐慎看着他的背影,良久,他才抬步去了王溱的堂屋。只可惜扑了个空,王溱竟然不在,他去垂拱殿面圣了。

等了一个时辰,王溱从垂拱殿回来,他一进门见到等候已久的唐慎,脚步顿住。

一人站在屋中,一人站在院里。

王溱抬头一望,微微笑开:见过梅胜泽和王霄了?

唐慎大步走过来:见过了。你从垂拱殿回来?可是那余潮生发难了?

王溱:不是。邢州案事关紧要,虽说如今朝廷忙于西北之战,但邢州案也不可忽视。我身为尚书左仆射,一直关注此案案情。如今有了些眉目,自然要进宫报与圣上。

唐慎:啊?

王溱瞧着唐慎懵逼的样子,心情顿时大好,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,道:小师弟不是早知道的么。借邢州案,我定要徐党元气大伤的。

但如今哪里是说这件事的时候。银引司之事,圣上没有怪罪于你?

王溱露出迷茫的神色:银引司出了什么事吗?

说,你到底是如何逼迫那余宪之不拿银引司之事,告你一个独揽大权、一手遮天的大罪的!

第165章

唐慎来势汹汹,大有兴师问罪之势。王溱悠然一笑,道:小师弟,如今我俩可是在勤政殿,你说得如此大声,不怕他人听见?

唐慎道:这院中除了你这尚书左仆射的堂屋,只剩下户部两位侍郎了。他两难道不正是你的人?

王溱:右侍郎不是。

唐慎:那左侍郎徐令厚便是了。

王溱但笑不语。

唐慎也只是嘴上说说,他将门窗都关上后,回头一看,王子丰已经坐在罗汉榻上,拂袖沏茶了。王溱以掌将一盏茶推到唐慎面前,自己则气度闲雅地品了一口,接着轻描淡写地问道:王霄和梅胜泽,将该说的都说了?

唐慎接过茶,也不瞒着。若是王溱想知道,早晚会知道。是,刑部大牢里的酷刑,连武将都受不了,更不必说他们两个文官。

王溱:小师弟不是想知道为何那余潮生突然放人了?

唐慎抬起头:嗯?

王溱清雅的面庞上露出一抹从容的笑意,如清风拂水,声音温缓:正是因为,王梅二人说了该说的,余潮生也懂了该懂的。

唐慎一愣,他微微揣摩出了一些含义。

王溱接着道:两年前,皇上将你与苏温允安排至幽州,分别指了不同的差事,为的便是掩盖世事,颠倒乾坤。如今宋辽大战,正值辽国内乱。虽说我大宋难以一举攻下辽国,但夺回三州之地,却已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。此时,正是重创辽军的大好时机。若此刻余潮生在圣前告我一状,他必然得说清楚,我王子丰是如何用四个银引司的官员,做出独揽大权的罪名的。

说到这,王溱颇为感叹:他着实是个好人。

原本唐慎就有些明白王溱的用意,此刻听他一说,他全然领悟。唐慎也不由地说道:我在来之前,碰到了余潮生,他与我说了一些关乎命运的话。接着,他便去见左相了。我想,如果是徐相,结局恐怕大有不同。

大有不同?自然是会截然不同!徐相生性敛然,似重重迷雾,难以捉摸。他谨慎战兢,少有差错,每走一步,皆会考虑往后三步,可谓步步警惕。但哪怕如此,面对这样的选择,他也会选择参我一本,否则我王子丰不倒,下一个倒下的便是他。

唐慎:但余潮生不同。参你一本,等于将皇帝在西北的部署公之于众。即使他含糊其辞,也或许会被人发觉,猜出真相。只要又一丝可能,都不得冒险。别说此刻正是两军交战之际,甚至往后,哪怕大宋胜了,我想余潮生或许也不会告你。因为那些安插在辽国的探子,如果被发觉了,我大宋就少了极其有利的一把利刃。

王溱蹙起眉头:景则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