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跟了赵辅五十多年的老人,季福忽然觉得心头发寒。
谢宝之所以觉得李肖仁是小人得志,是因为他在替枉死的善听鸣不平。比起这个只会溜须拍马的假道士,善听平易近人,从来都不刻意巴结达官贵族,也不会只讨好季福一人,对其他太监视而不见。善听与这些小太监关系不错,深得太监宫女的喜欢。
佛度有缘人。您是真想度了咱们这位陛下,可您法力不够,度不了啊!季福心中感慨,这世上最后一个为善听和尚哀叹的人,或许就是他吧。
下了衙,唐慎回到家中,只见唐璜正在和姚大娘、奉笔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什么。
就见那大和尚双手合十,结了个印,跪在法场中央,就开始念起禅经了。最为神奇的是,自他念经后,刽子手也不动了,法场外头围观的百姓也都安静了,所有人都听他在那儿念经。他每念出一个字,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,哗啦啦的开了一整个法场。
你怎么不说,他口吐金莲,直接立地成佛呢?
唐璜扭过头,看到是唐慎,小姑娘惊骇道:真的假的,那个大和尚还口吐金莲,立地成佛了?
唐慎:
当然是假的!你都从哪儿听说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。犯人行刑时,双手是被锁链缚于身后的,怎么双手合十?时辰一到,即刻行刑,一瞬都没耽搁,刽子手能不听指令?都和你说了,不要老听这些莫名其妙的传闻,都是假的。
姚大娘:啊,原来是假的啊,我还以为那些和尚真的那般神奇。
唐慎无言以对。
百姓们不知道正月宫变到底发生了何事,都以为是妖僧祸国。其实不只是他们,就连许多京官都对真相不明所以。百姓将这事当成茶余饭后的故事,编出了好几个版本。就连唐家的细霞楼都讲起了一个志怪故事,说的是一个道士降服妖僧的故事。
临近二月,唐慎受召入宫。
赵辅又恢复起了往常神色,他坐在御座上,批阅奏折。季福引着唐慎进入垂拱殿,赵辅放下手中的折子,抬头看他,笑道:朕好像很久没见到景则了。
唐慎作揖道:臣拜见陛下。
赵辅朝他招招手:走近了说话。
唐慎走近了两步。
赵辅感叹道:还是一如往昔,那般年轻,风华正茂。可是朕已经老了啊。这时候几乎成了习惯,唐慎下意识地就想接上一句彩虹屁,但赵辅没给他开口的机会,继续说道:朕时日无多,但是想办的事,却一件都没有办成。景则啊,你师兄去了幽州那般久,他近况如何了呀?
王子丰近况如何,唐慎恐怕还不如赵辅清楚。
唐慎:臣许久未见师兄,但师兄心思缜密,去了幽州后,定然事半功倍。
赵辅哈哈一笑:你去幽州,帮帮子丰罢!
唐慎心头一惊,表面不露声色:臣领命。
赵辅:朕的几个愿望,可真希望能在合眼前瞧见啊!
唐慎心领神会,知道赵辅让自己去幽州,为的不仅仅是帮王溱打理银引司的差事,更为了辽国。
大宋开国一百余载,共有九位皇帝。宋旬宗在位时,宋辽两国交战数年,最终大宋惨败,割让西北二十一万顷土地,年年缴纳岁贡。到先帝时,穷兵黩武,与辽国死战,这才免了岁贡一事。
开平皇帝即位后,又与辽国征战十年,最终夺回幽州三府之地,但还有九万顷宋土被辽人占据。
皇帝做到赵辅这个份上,已然是史书有名。但他不满足于此,他所要的,是真正的一代明君。
唐慎出了垂拱殿,径直地往御史台去,他要准备赶赴幽州。
唐慎并没发现,他前脚刚踏出垂拱殿的大门,另一条宫道上,一个穿着二品深红官袍的官员正巧走了过来。两人没能打个照面,但对方却看见了唐慎。余潮生停住脚步,一旁引着他的小太监转首问道:余相公?
刑部尚书余潮生道:无事,继续走吧。
很快,余潮生进了垂拱殿,拜见赵辅。
待到晌午,余尚书回到勤政殿,他找到自己的老师,也就是当朝左相徐毖。
纪翁集被夺取官位后,谁也未曾想到,接替他担任勤政殿左相的人不是右相王诠,而是这个最不起眼的右丞徐毖。徐毖端坐于纪翁集曾经的堂屋中,正与礼部尚书孟阆说话。见到余潮生来了,孟阆道:便不打扰徐相公和余大人二人师生相聚了。接着起身告辞。
孟阆走后,徐毖和余潮生坐在罗汉榻上,二人品着茶,轻轻地呷了一口。
余潮生放下茶盏:虽说过去了半月之久,学生依旧觉着,恍若在梦中。
徐毖:什么样的梦。
余潮生:说来也惭愧,有些可笑,就不说与先生听了。只是此次正月宫变,许多事如雾里看花,学生至今都没瞧明白。
有何不明白的。
余潮生一一道来:学生虽说不懂,但学生向来遵从先生教诲,凡事何须全懂,知其一二,便可明哲保身。所以便不好奇。
当真不好奇。
余潮生摇摇头:当真不好奇。
徐毖笑道:你啊,十数载如一日,就是这个榆木性子。
余潮生笑了笑,没有回答。
其实哪能真的一点都不好奇?但是余潮生清楚,这世上知道的越多,死得只会越快。尤其当今这位皇帝,从不是个任人摆弄的帝王。前车之鉴便是纪相,纪相就是看得太透彻,才会有如今下场。余潮生不清楚纪相知道了什么,但是他晓得,自己并不想去弄清楚纪相知道的东西。
余潮生:学生今日在垂拱殿前又碰见了那唐景则。
徐毖诧异道:又碰见了?
是,学生正巧接了旨令进宫面圣,唐大人自垂拱殿中出来。只是这一次,他又未曾瞧见我,只是我瞧见了他。余潮生难得感慨道,我与唐大人总有种冥冥中的缘分。学生从来不信佛道,但因为如今我是刑部尚书,前几日监斩善听之人,便是学生。烈日之下,那善听被按在石案上,却面不改色,依旧口念佛经。那时,学生忽然好像见到了佛。
徐毖意味深长地说道:善听并非常人。
余潮生:先生?
一年前,他刚刚入宫,与老夫在登仙台前有过一面之缘。那时老夫与他聊了几句,老夫从他的口吻中听出了,他早已知晓,自己恐怕走不出这个皇宫。
他竟能料到一年后的事?
未必,他只是心思澄澈,一眼就看穿了咱们这位陛下的心思吧!
这世上最懂赵辅的人究竟是谁?
纪翁集?
善听?
徐毖悠然地品了口茶。
第138章
辽国,上京大定府。
恰逢辽帝寿辰,上京处处张灯结彩,百姓一同为辽帝贺寿。辽人没有那般多的礼法规矩,辽帝过寿,要自东城门行车至西城门,赐百姓万杯酒,做成一个与民同乐。所以辽帝过生日,辽人也十分高兴,各个上了街,要去围观皇帝御辇。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