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书本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>山河不夜天[穿越]——莫晨欢(72)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唐慎:?这话怎么怪怪的。

傅渭先是一愣,他看了王溱许久,接着才冷哼道:真是学生大了,不由先生了。

唐慎哄了好一会儿,才把傅渭哄好。

吃完饭,王溱就回户部衙门办差去了。唐慎用过晚饭后才离开。

临走前,傅渭犹豫片刻,对自家学生道:景则,你也莫要什么事都信你师兄。

这话听起来似曾相识,四年前,梁诵就在信中对唐慎说过。如今傅渭又说了一遍,唐慎心中警惕,道:学生记住了。等出了傅府,唐慎叹气道:都说让我不要完全信任王子丰,可我何时信他,何时不该信他,你们倒是与我说清楚啊!

正月初七,还未到元宵节,唐慎回勤政殿办差。

次日,徐毖将他喊过去。徐毖坐在太师椅上,怡然自得地喝着茶。见唐慎来了,他笑了笑,语气和缓地说道:我记着,唐大人是开平二十七年的探花。

唐慎道:回大人的话,下官确实是三年前中的探花。

如今一晃眼,三年过去了,又要到春闱了。徐毖感慨道,今日叫你来,有件差事交到你身上了。下个月就是会试,翰林院的周大学士点了你的名,让你去当副考官。

唐慎大惊:大人?

徐毖笑道:你也莫要太过惊讶,会试不同于乡试,会试三年一次,考试时,神州九地的举人们都要上京赶考,参试人上万。会试的主考官只有一个,就是当今天子。你们这些都是副考官,数起来得有数十人。翰林院不可能一力承担下这么大的差事,往年也都会从各个衙门抽调官员。

唐慎心生怀疑,但他没表现出来,而是感激涕零地说道:下官一定要办好差事!

徐毖笑道:那就这样吧。

等唐慎离开了屋子,不过多时,一个三十岁出头、蓄着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屋。他长相硬挺,俊朗坚毅,见到徐毖后,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:见过先生。

徐毖朝他示意:坐下吧。

余潮生微微弓着腰,后退着走到椅子旁,等坐下后,他才抬起头看向自己的老师。

徐毖道:宪之,你今岁刚回京,对京中诸事,可有什么感受。

余潮生一一说来:学生回京一月有余,今日刚到吏部办差,确实觉得与六年前大为不同。远的不说,便说近日的度支司赋改制度,朝中百官相互照应,协力推动,令学生十分钦佩。接着他话锋一转,纪党虽说势单力薄,却有纪相一力支撑,独掌大权。王党人才辈出,便是那王子丰,就不可小觑。只是在度支司一事上,学生觉得,纪相还是急了。王子丰、唐景则,王党近两年实在风头太盛,纪相贸然重开度支司,若是有祸事发生,恐怕不妥。

徐毖喝了口茶:你方才进来时,看到那唐景则了没。

看到了,远远瞧见了唐大人,不过他未曾瞧见我。

周瑾调任他,去担任今岁二月的会试副考官。

余潮生震惊道:先生?!

定然不是周瑾的主意,应当是傅渭在背后指使。傅渭要将他的学生调去会试,他想做什么,又或者说,会试期间会发生些什么。徐毖长长叹了口气,道:你也去当今岁的会试副考官吧。既然周瑾表面上用的是我的名义,说是我调任的唐景则。那调一个也是调,调两个也是调,你随他一起去会试贡院吧。

是。

开平三十年会试,由吏部尚书沈运主考,翰林院周大学士辅任。会试前一日深夜,数十位官员进入盛京贡院,登上明远楼。站在高耸的明远楼俯视下方,唐慎只见数以万计的举人们围聚在盛京贡院的门外,等着进入考场。

时辰到,官差开门放人,乌压压的人群一拥而上,进入考场。

今年担任会试考官的官员中,唐慎是年纪最小的。唐慎望着贡院中的这些学生,心中百感交集。但他也没感慨多久,他的余光瞧见一个身影。唐慎走过去,道:可是余大人。

身穿官服的余潮生转过身,与唐慎对视,他作揖道:唐大人。

唐慎笑道:听闻余大人上个月才从瓜州调任回京,不知可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天气。下官是徐相公屋中的中书舍人,曾经听徐相公说起过余大人,一直耳闻,从未见面。今日一见,果然不同凡响。

唐慎都这么吹了,余潮生自然也来了一波商业互吹:我也曾听先生说起过唐大人

两人互吹完了,各自离开。

唐慎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住,他皱起眉头。

余潮生,是徐毖的得意门生,也是开平十八年的榜眼。这么一说恐怕说不清他的身份,但是只要一说,开平十八年的状元姓王名溱,字子丰。盛京百官立刻就会想起这么个人。

开平十八年,王溱才学斐然,卓尔不群,被赵辅亲口赐下状元无双四个字,以一人之力压住了那一年的同榜三百名进士。余潮生有状元之才,放在其他年份,他未必拿不到一个状元,可他偏偏和王子丰同一年进考,于是被映衬得黯然无光。

考中榜眼后,没过几年,余潮生就去了外地做官,直到去岁年底才被赵辅召回京。

如今余潮生在吏部当官,是吏部右侍郎,官居三品。

今年的主考官是吏部尚书沈运,余潮生被调任过来当副考官,极有可能是沈运的意思。但唐慎觉得:为何不是徐毖的意思?

余潮生刚到吏部,且明显是徐毖的人。沈运算是半个陈党,与左丞陈凌海是同窗好友。他没有必要提拔徐毖的人,给余潮生一个机会。

那么,徐毖为什么要将他的学生派到会试?

唐慎握紧手指,脑中百转千回。

他与周瑾周大学士并不相识,周大学士不会平白无故地把他调过来当副考官。这件事应当是翰林院承旨傅渭,也就是自家先生的意思。但傅渭不进朝堂已久,就是个挂着名衔的退休老干部,他确实可以故意提拔自己的学生,让唐慎刚当官三年就当会试副考官,但唐慎知道,傅渭不是这样的人。

所以

是王子丰的主意!

是王子丰,特意将他调来了会试,让他在开平三十年的二月,无法入朝办差!

师兄啊师兄,王党到底要做什么?

唐慎望着漆黑的天空,恍然觉得,苏温允曾经说过的那场大雨,恐怕要来了。

然而如今他身处贡院,哪怕这场雨下得再大,也有一把名为会试的伞,挡在他的头顶,让他不被风吹雨淋。

正茫然地想着,忽然,唐慎看到几个头上帮着黑色布巾的举人走进贡院,寻找了一会儿后,找到属于自己的号房,钻了进去。唐慎奇怪地多看了这些人几眼,他身旁的官差十分有眼力见,立刻解释道:大人,这些人是归正人。

唐慎:归正人?

正是。开平十年,大宋收复被辽人侵占四十年之久的幽州等十几州土地。这些州府上生活的宋人因为曾经当过几十年的辽人,所以被称为归正人。圣上有命,归正人进京赶考,需要头绑黑巾,以示不同。

这官差说到这,不再多说,而唐慎也从记忆中找到了归正人这三个字。

唐慎在翰林院当官的时候看了许多书,也了解了归正人的身份。这官差只说皇帝命令归正人绑着黑巾,显示身份,却没说,归正人永远不许位列两榜进士,最多是同进士出身。这也就意味着,归正人永远没机会成为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官!

不过世事没有绝对,唐慎就知道一个当了二品大官的归正人。不过对方是在沙场上用骸骨血海活生生杀出来的二品官职,并非是考科举考出来的。

归正人

天还未亮,盛京贡院中,举人们进入号房中,开始休息,准备考试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