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书本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>山河不夜天[穿越]——莫晨欢(54)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苏温允道:圣上既然说了由唐大人帮我,唐大人也无须这般着急,不若一起留下来看看?

唐慎无法推脱,只能跟着苏温允、肖继来到藏书阁。

翰林院收藏天下书籍。除了皇帝的《起居注》是专门有额外的地方摆放,其他任何书籍,都得在翰林院有备份。哪怕是史官写的史书,往往也会直接把原本放在翰林院,请翰林院代为保管。

苏温允要找的是三年前的书。

他找的书品类特别多,有天文地理,还有那一年的各地官员调动资料。肖学士见苏温允竟然要找官员调动资料,他心中警铃大作,想起眼前这个煞星是干什么事的,急忙道:地方的官员调动资料都是由吏部管理,哪怕是翰林院也没有完整的书籍记录,写的都不够全。如果苏大人想找,不如去吏部看看?

苏温允道:无妨,圣上只是想看看那年的事而已,没有完整的书也无大碍。

苏温允找了十几本书,完全超出了赵辅说的一本书的范畴。可没人敢说他不对,肖继专门找了一个七品小官,让他帮苏温允把这些书搬到大理寺衙门。

这下唐慎真可以走了。到这时候,苏温允也没再管唐慎,他翻着一本三年前的滁州文人诗集,饶有兴致地看着。

唐慎离开翰林院,他抬头看着渐渐西斜的夕阳,一阵凉风吹过来,他忽然惊觉,自己出了一身的汗。

苏温允找了很多三年前的书。

苏温允找了那年和姑苏府有关的书!

唐慎站在翰林院门口,只觉心中发寒,喉间干涩。他张了张嘴,却说不出一个字。

到晚上,唐慎拿着一壶酒来到尚书府。

王溱正在书房里作画,唐慎来了后,非常熟练地拿起墨锭,为他研墨。

这件事唐慎做得多了,研墨时非常顺手,王溱也只是抬眸看了他一眼,没说什么。师兄弟二人一个画画,一个研墨。书房中,只听到蜡烛烧断的爆声。王溱收起笔,画完了一张墨菊图。他画完后,对唐慎道:小师弟,不若由你来为这幅画题字?

唐慎一愣:我?

王溱笑着说:嗯,来吧。

唐慎被塞了只笔到手上,他看着王溱画好的这幅墨菊图,想了想,在左上角写下一句诗。
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王溱念出来,他道:写上你的名字。

唐慎又在诗句的左侧写下唐景则三个字。王溱接过他的笔,在他的名字旁边写下王子丰三个字,接着拿出印章,印了上去。

一幅墨菊图便这样完成了。

王溱看到唐慎还带了酒来,道:今日你可来晚了,小师弟,我用过晚饭了,你还没用吗?

唐慎:我用过了。

王溱闻言,微讶地看了唐慎一眼。

那便把这壶酒留着,下次再喝。

王溱没问唐慎今天来是想做什么,仿佛默认了他经常说的那句小师弟是想我了。王溱画完一幅墨菊图,又让唐慎研墨,他写起字来。烛光下,王子丰清朗出尘的面庞仿若谪仙,他静静地提笔写字,一笔一划间,颇有洒墨挥毫的超脱之感。

唐慎看着王溱,不由看出了神。渐渐的,他的心也静了下来。

写完一幅字,王溱道:小师弟看我看得这般入神,是看到了什么。

唐慎:看到了烛光照亮的师兄。

闻言,王溱抬起头,看着唐慎。

唐慎:这一次,烛光将师兄照得清清楚楚,我见全了,这就是我的师兄。

两人双目对视,王溱笑了:我难道不一直都是你的师兄?

唐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尚书府。

王子丰会保他。

哪怕真的被苏温允、被赵辅看出了什么,王子丰也一定会保他!

没有任何原因,唐慎得出了这个结论,出于对王溱的信任,甚至他都没想过如果赵辅真要动他,王溱怎么从一个皇帝的手中保他下来。

不过接下来的日子,倒是仿佛印证了唐慎在自作多情想多了!

进入六月,赵辅身体好转,又恢复了早朝。六月初三,南方有地方官员进京觐见,还带来了一头雪白的鹿,引得朝堂大惊。赵辅身体刚刚好,见到这头鹿,他竟然惊喜地直接下了御座,来到白鹿跟前,抚摸它的小角。

这这竟然是白鹿?

那地方官员行了一礼,语气激动:回陛下,上个月臣治下的一个村人在林中寻到了这头鹿,自古有言,白鹿,王者明惠及下则至!臣不敢耽搁,马不停蹄地将神鹿送上。陛下,这是祥瑞之兆啊!

朝堂上,群臣道:陛下福泽苍生,天降祥瑞!

收下白鹿后,赵辅心情大好,原本还有些苍白的气色一夜之间,就全部好了。他心情好,就开始疯狂给身边的人赏赐东西。赏赐后宫妃子不说,伺候他的太监们也得了好处。就连唐慎和另两个当差的起居舍人也得了赏赐。

散了早朝,赵辅亲自到饲养动物的院子里看这头鹿,还对唐慎道:景则啊,你看这头鹿,它连睫毛都是白的。

赵辅对唐慎的态度,并没有什么改变。

另一边,苏温允也再没与唐慎接触过。

看样子赵辅要苏温允做的事,和唐慎完全没关系,真是他想多了。

松了口气,唐慎反思起来。其实说实话,他和梁诵的关系哪怕真的曝光了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不说梁诵只是他的启蒙老师,他如今师从傅渭。哪怕赵辅知道了他当过梁诵的学生,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会因此疏远他,让他得不到重用,但除非赵辅的心眼小到令人发指,否则他不至于一定要为难唐慎。

更何况,梁诵死后,唐慎马不停蹄地来到盛京,拜师傅渭,简直将我想与梁诵撇清关系这句话顶在了脑门上。

除非赵辅真的开了天眼,否则他不应该将唐慎进京当官的目的和梁诵等人联系起来。

这件事让唐慎提心吊胆了半个月,如今回想,唯一的好处就是让唐慎与王溱的关系更近了一些。唐慎第一次觉得,他与王溱摊开了一切,真正地说了一次话。

七月,唐慎趁着休沐日,请了几天假,北上前往宁州。

作者有话要说:隔壁老王:今天的小师弟,有点甜。

第57章

这是唐慎第二次北上,去的依旧是宁州。

这次唐璜待在家中没去,姚三和唐慎一起结伴向北。一路上,姚三坐在马车前面驾车,唐慎坐在车厢中,时不时掀开车帘,看看外面的情况。

从盛京出发,一路上官道宽敞,依着乡野间的田塍而建,又不伤及田中的庄稼。虞部在尽可能宽的基础上,推开杂草、山丘,建成了一条平坦大路。等走了三个时辰,新修的官道走到了尽头,只见许多工匠弯腰铲土,埋头修建官道。

唐慎和姚三只能绕道行驶。本来两人已经走了三分之二的路,这一绕路,剩下的三分之一,花了足足四个时辰才到宁州。

宁州城也比去年见到的更为繁华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