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看假山嶙峋,百花争艳,池塘边的柳树无意争春,独自对着池水,摇影自怜。
唐慎看了会儿,忽然一道清越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:烟笼寒水月笼沙?
唐慎一愣,转过身,只见王溱从柳树下走了过来。碧绿的柳芽拂过他的肩头,又顺着锦白的长袍落下。唐慎定了神,道:师兄从哪儿知道这句话?他随即想到,我忘了,师兄出身琅琊王氏,是金陵人。
王溱摊开手,这时唐慎才发现,他的掌心偷偷藏了一捧鱼食。
唐慎愣愣地看他,王溱微笑道:喂鱼么?
唐慎只好接过鱼食,和王溱一起撒进池子里。
鱼食落入池塘,荡起一圈圈涟漪,锦鲤们争相夺食。唐慎忽然知道这些锦鲤是被谁喂得这么肥的了。
王溱一边扔鱼食,一边道:这诗的下句是什么。
唐慎顿了顿,道: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然后呢?
唐慎:
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指名道姓的亡国之诗!
唐慎:然后没了。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,那书找不着了,后半句也不记得了。
王溱:可惜了。
喂完了鱼,唐慎将自己写好的一篇制艺和一首试帖诗拿了出来。王溱竟然没惊讶他提前写了文章,他拿起唐慎写的文章和诗看了起来。看完后,他道:不错。接着,便把这两张纸放到一旁,小师弟可曾想过,四个月后,盛京的乡试主考官是谁?
唐慎震惊地瞪大眼,不敢置信地看向王溱。
卧槽,还带这样的?
这还没考试,王子丰居然打算给他开后门,开到这种地步了?!
不会是师兄您吧!
王溱骤然失笑。唐慎这几年营养好,个头窜得快,但始终比王溱矮了一个头。王溱低头望着唐慎惊恐的模样,忽然觉得有些好笑,又有点有趣。他这小师弟,哪怕平时再聪慧机敏,面对他和先生时,还是藏不住心思。
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俊俏小儿郎。
王溱将手里的鱼食全部倒进池中,他认真地思索半晌,眉头蹙了蹙,好像十分为难。良久,他长叹一声,认真道:虽说我不是翰林院学士,但如果小师弟你真这么想,我倒也试着争取争取,当一回今年的秋闱主考官。只是小师弟,你与我是同门,不如先让先生将你逐出师门,免得我当了主考官,你避嫌不能进考。这般倒也不是不行,以小师弟写得这首馆阁体,我定会睁大眼,努力将你从那一万份考卷中找出来,可好?
王溱清雅地笑着,唐慎却:
王子丰其人,着实不可信也!
作者有话要说:隔壁老王:我这师弟,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俊俏小儿郎啊。
小唐郎:你也知道我才十五岁?
福娃众人:禽兽啊!!!
第32章
相比于前朝,大宋在科考制度上更为严苛。从乡试起,就有了糊名制。每场考完后,学政们会立刻将考生的名字用纸统一糊住,匿名批卷。所以王溱要真想做主考官,给唐慎开后门,他只能从字迹上认出唐慎。
先帝在位时,曾经发生过一起科考舞弊案。当时一位举人贿赂考官,他所写的试帖诗,每两句的最后一个字,都是特定的字,以此来认出举人的试卷。只可惜这方法并没成功。想在三天时间里,不动声色地从一万份试卷里找出一份卷子,凭借作弊的记号和凭借字体,其实两者难度也没什么差别。
唐慎学着王溱的模样,把鱼食全部扔进池子里。
王溱:听闻鱼的记忆不过短短几瞬。
唐慎愣住:?
王溱凝视池子中的十几条锦鲤,看了许久,忽然指着其中一条吃撑了、翻着肚皮的说道:你看,你快将它喂死了。
唐慎:
神特么我把鱼喂死!明明你也是这么喂的!!!
穿到古代这么久,唐慎第一次涌起了想给一个人比中指的念头。但是他忍住了,低下头,不敢再看王溱,只怕再看一眼都恨不得一拳打这人清俊雅致的脸庞上。
王溱却仿佛毫无察觉,他拍了拍手,道:为小师弟做主考官,或许也是个出路。小师弟,你有猜过本届的秋闱主考官是谁么?
唐慎已经定下神,他道:未曾。我刚来盛京,对这里的事十分不了解。以前在姑苏府的时候听人说过,江南贡院今岁的乡试,原本定了罗真罗大学士。只可惜他自刎身亡,如今江南贡院的主考官是谁也无从知晓了。
王溱:如今翰林院有十五名学士,四名大学士。各地乡试,若无意外,都由学士分派到各地,担任主考官。盛京和江南贡院的乡试例外,由大学士出卷。这四人分别是李大学士、杨大学士、周大学士和潘大学士。
有小厮快步走入花园,在池塘边的亭子里给王溱、唐慎沏茶倒水,端上了两盘点心。两人走进亭子,唐慎看着亭中石桌上的那盘雪白的艾窝窝,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。他抬头看向王溱。
王溱道:这四人中,李大学士年岁已高。乡试要考三场,每场考一整天。对于考生来说,是场折磨,对考官亦是如此。李大学士已经八年没担任过乡试主考官。这其外,杨大学士是金陵人。若无意外,同籍不做主考,他去江南贡院的可能并不大。顿了顿,王溱微笑问道:小师弟不喜欢吃糕点了?
唐慎默默拿了块艾窝窝,吃了一口。所以师兄是说,杨大学士不去江南贡院,他很可能是盛京本届的乡试主考官?
王溱没回答,而是道:世人皆知,杨大学士善于《周易》,最喜《杂卦传》。周大学士善于《春秋》,潘大学士善于《周易》。
唐慎骤然一愣,看向王溱。
王溱声音温和:多读读《周易》,总是不错的。
唐慎心中大惊。
王子丰竟然三言两语间就告诉了自己,本届盛京的乡试主考官是谁!
唐慎心中起波澜,表面却无反应,他恭敬道:多谢师兄告知,我回去便多攻读《周易》。
距离秋闱还有四个多月,按理说知道下个月清明过后,皇帝才会确定各地考区乡试主考官的名单,私下写了放在翰林院玉堂殿内。盛京乡试的主考官是谁,谁都不知道,但王溱竟然敢说让自己多读《周易》,唐慎忽然觉得,哪怕本届的主考官原定不是杨大学士、潘大学士,王溱也一定会让他是。
两人心照不宣,喝茶吃起糕点来。
王溱看了看唐慎写的那两篇制艺、试帖诗,命书童去书房取了笔墨,在上面稍加修改了一些。你且拿回去再看看,明日重新写了,交于我。同时,他又让书童拿来了一本《法门寺碑》,交给唐慎。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