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书本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穿越到ICU门口 第8(1 / 1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('

陈落刚跑到门口,就看到医生严肃的站在那里。

陈落心里咯噔一下,就觉得可能会有什么不好的消息。

赶紧先说了一句;“医生,我是9床的。”

医生对陈落说:“9床的病人今天凌晨突然血氧下降,整体指标都不太好了,我们判断她需要插管,如果不插管,随时有可能有生命危险。”

陈落残存的睡意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。

“医生,不是说都好了吗?前几天还说可以转出去了。”陈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“病情瞬息万变,现在有变化了,整体情况都不好,需要家属尽快做决定,你赶紧联系家属,看是否同意插管。如果同意,赶紧告诉我们。”

医生说完转身进去了。

陈落都傻了,愣了几秒,然后下意识的掏出手机,给老太太的儿子打电话,无人接听。

陈落走回座位,先把床铺收拾好,又在想,也忘了问医生,病人还能不能吃饭。算了,先买回来吧。

陈落洗漱完,下楼买了白粥、煮鸡蛋和小咸菜,专门让店家给多舀点稀的。自己买了两个包子一杯豆浆打包准备带回来吃,能节省点时间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她隔几分钟就打一个电话给老太太的儿子,但是一直是无人接听。

陈落想,前几天担心老人的病情,还要培训进修,张医生肯定也没好好休息,这两天老人病情好转,张医生心中大石也终于放下了。

昨天周六又在这里值班一天,今天周日,终于能好好睡个懒觉,所以张医生估计是在睡觉。

唉,这个病情明明都好了,怎么还会反复呢?

昨天她和张医生还开心的谈论着老太太要转回老家医院,张医生的那种喜悦是那么的明显,今天情况就这样急转直下。

回到医院,把早饭给护士后,陈落一脸沉重的坐在长椅上,又开始打电话,还是无人接听。

这时候吴姐过来了:“怎么了,老太太出事了?”

陈落看到3床和15床的家属也走了过来。

这里的人虽然彼此都不相识,但是由于相同的处境,大家都有一种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的感觉,都非常关心其他病床的情况,也是同病相怜吧。

陈落叹了口气,对她们说:“老太太病情不太好,医生说需要插管。在等家属做决定,我打电话打不通。”

3床那个女人着急的问:“前两天不是说已经好了吗?”

吴姐也说:“可不,那会都说可以出院了,我还想着你后面又得再找一家当护工呢。”

陈落说:“唉,我也没想到,前几天确实说可以转出了,就是没找到病床,暂时转不出去,她儿子还说先稳定两天,准备转回老家的医院。谁能想到怎么突然又这样了。”

吴姐说:“这儿子怎么一直不接电话啊?万一这期间出点事怎么办?如果就因为电话没打通,没及时插管,老太太过去了怎么办?”

陈落默默的又拿起电话,开始拨出。

3床病人的女儿,忧心忡忡地离开,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发呆。

陈落知道她肯定联想到了自己的父亲,因为医生前天刚跟她说,她的父亲病情有好转。

8点20了,护士又一次叫:“9床,9床!”

陈落小跑着过去。

过去一看,医生和护士都在,医生严肃地说:“到底什么情况?为什么家属还没过来?老太太情况很严重,必须马上插管。”

陈落赶忙解释:“她儿子手机打不通,估计是这几天太累了,听到老太太好了,心情一放松,就睡的比较死。”

医生说:“这个很严重,必须马上做决定。”

陈落说:“好好,我马上接着打。”

陈落可是体会到3床的女儿的心情了,她那天跟陈落说医生一个劲的找她,催她做决定,她被找了几次实在是没抗住。这谁能抗住啊。

陈落都要被吓死了,不停的打电话,生怕耽误一分钟老太太就喘不上气过去了。

陈落回到座位上,刚准备再一次拨电话,电话响了。

正是老太太的儿子。

“陈姐,什么情况?我看有20多个你的来电未接。”

陈落赶紧把医生的原话传达给张医生。

张医生在话筒那边沉默了。

过了几秒,张医生说:“我马上到。”

然后就挂断了电话。

半个小时后,张医生到了医院。

他直接去找了医生,跟医生聊了一会后,没有签字插管,说要考虑考虑。

他面色沉重的过来坐在了椅子上。

陈落坐在他旁边,也安安静静的,一直没说话。

张医生自己默默地坐了半个小时。

吴姐还朝陈落使眼色,意思是,他怎么还不去签字给老太太插管?

陈落装着没看见。

又过了半小时,张医生

', ' ')('

对陈落说:“陈姐,我决定不给我妈插管了。”

陈落眼睛突然就睁大了,她被吓了一跳。

周围其他人也都安静了下来,3床的女儿、吴姐马上都看向这边,估计好几个人都在偷偷听张医生说话。

看出了陈落的惊诧,张医生解释说:“我是个医生,我知道我妈的身体状况,她前年刚得脑癌,经过那么多次化疗,身体各个器官机能都已经很脆弱了,如果插管,肯定会引起器官衰竭,是挺不过去的。

而且插管太痛苦了,虽然她没有意识,但去世前还要这样受罪,也没有什么生存质量。

我准备马上去给她办理转院,到我所在的医院,找一个好的病房,好好照顾她,想吃什么吃什么,起码人会比较舒服。”

陈落心想,这里离你老家还要开车5个小时,按医生说的情况那么紧急,万一老人路上都没挺过去,那可怎么办。

陈落没说出口,但张医生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,说:“我路上尽力照顾,无论结果如何,这就是她的命了。”

说完,张医生眼圈红了。

然后他起身,说:“我去联系救护车,看最快什么时候能启程。”

他走出走廊。

陈落看着他的背影,心里想,医生都是这么理智的么?

陈落非常佩服这样的人。

做事干净利落,不拖泥带水,理智而坚定。

即使知道病人插了管死亡的概率很大,又有几个家属能果断地决定不插管呢?那毕竟是自己的亲人。

当生命走到最后,是生命的尊严和质量重要,还是生命的延续重要?即使延续只有那么一点点希望。

可能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人才能做出张医生这样的选择。

12月17日(下)

陈落心情沉重的坐在椅子上。

过了一会儿,吴姐走了过来,问:“小陈,我听那个张医生说要把老太太接走?”

陈落说:“是的。”

吴姐说:“那你怎么办?最近还有人找护工吗?”

陈落才想起来,自己要失业了。

陈落想了想说:“先把老太太安安稳稳送上救护车吧,我的事不着急。”

陈落觉得现在就去找护士联系工作,有点不仗义。毕竟目前手上的病人还没出院,就急着找下家了,感觉有点不太好。

吴姐说:“还是我这个病人稳定,在里面待两个月了。虽然钱少,但是也没啥事,比较省心。”

说完,吴姐说:“你待着,我出去溜达溜达。” 然后走开了。

吴姐看护的11床病人是一个75岁的老爷子。这老爷子先是插管,后来上了eo(体外循环机),这个机子很贵,是挽救的最后一步,病人血氧低,会先插管,如果插管还不行,有条件的就上这个机器了,进行肺部或者其他器官的体外循环。

陈落记得疫情刚开始时,这个机器当时还很稀有,很多医院都没有,后来利用它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。

11床的老爷子上了eo之后,病情稳定了,但是就是醒不过来,躺了2个月了。这个机器每天的费用特别高,每天3万左右,医疗费已经花了快200万了。

医生跟家属商量过几次,觉得这样下去也没什么意义,因为生命完全靠机器维持,只要一停,人就没了,而且医生觉得醒来的可能性很小,除非出现奇迹。

医生建议家属停机拔管,家属不愿意。

于是就这么耗着。

吴姐就是负责在医院守着老爷子。

说传递信息,其实也没啥信息,每天情况都差不多,也不用送饭。吴姐主要工作就是老爷子会经常用到一些护理用品,护理垫卫生纸等等,吴姐要及时采购。

吴姐的工资是每天150元,不高,但吴姐很满足,她也不忙,经常偷偷溜出去也没人发现。

陈落想,11床的老爷子这样活着还有意义吗?

那碰到这种情况,家属又该怎么做呢?真的忍心拔管停机吗?

这要是张医生会怎么做呢?

陈落觉得这些问题光是想一想都是种折磨。

这时,突然一个老太太过来了,对陈落说:“你是小陈吧?”

陈落说:“是的,您有什么事吗?”

老太太看起来70多岁了,个子比较低,人也不胖,皮肤很黑,皱纹也很深。这个老太太应该已经在这里呆了几天了,陈落有印象,一直比较沉默。

她说:“我想找一个护工,我女儿是18床。”

陈落一听,啊,居然已经有人盯上自己了,自己的工作要无缝衔接了。

自己还要不要做下去呢?陈落想着年前估计也没有办法别的工作了,但为了孩子收入必须不能断。唉,还是接着干吧。

老太太问了问陈落的收费,陈落说:“每天260元,周六或者周日要休息一天。如果只是白天9点回去,晚上9点就回来的话,那天可以付130元。如果

', ' ')('

可以回家睡觉,第二天9点回来,那一天不收费。”

', ' ')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